中新网江西上饶11月30日电 (巫发阳 王南山)倾角达44.43度、位列全国第三大倾角的高速环道上,全球唯一的桥式摊铺机、鼓式压路机一体化作业,实现全幅一次性摊铺,展现出现代化建造“中西合璧”的视觉震撼。智能网联测试区,采用“5G+北斗技术”,17座基站联袂上阵,为无人驾驶汽车、网联汽车等提供近百种功能测试场景,展示出智能网联技术“集大成”的独特魅力。
11月29日,记者走进国内第一家将智能驾驶测试与传统测试相融合的大型综合类试验场中交(上饶)汽车综合试验场,围绕“交筑·超级车道”主题,解读首家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试验场的科技内涵。
“上饶汽车试验场高速环道主要测试车辆的高速可靠和耐久等性能,可用来研发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车胎与轮胎系统,也可提供车辆污染物控制装置耐久性试验及高速滑行试验,是整个试验场的核心功能区之一。设计最高平衡车速为240公里/小时,最高测试车速能达到300公里/小时,处于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中交一公局集团上饶汽车试验场项目负责人谷巨龙告诉记者,为保障高速环道曲面摊铺无缝连接,最近三个月以来,他们一直保持24小时施工、人停机不停、轮班连轴转的节奏,今天终于迎来了高速环道摊铺圆满收官的高光时刻。
中交(上饶)汽车综合试验场“超级车道”进行一次性摊铺作业。王南山摄
从高空俯瞰,全长7.195公里的高速环道已经闭合成环,如同镶嵌在山水间的巨型“曲别针”,展示着优雅的弧线,将偌大的汽车试验场主要功能区紧紧拥抱在怀里。高速环道4.56公里弯道部分摊铺,是整个施工环节的重中之重,弯道长、倾角大、精度要求高,任何一个施工环节和技术细节都不容出错。
为达到设计技术体系要求和日后汽车试验标准,项目团队多次进行专项方案的论证推演,最终采用“布劳斯曲线、3次抛物线设计”的方式,精准计算出18.7万个控制数据,充分满足汽车行驶重心轨迹特性,确保了高速环道几何线形设计及曲面施工成型控制完全达到技术要求。
既有摊铺重器在大倾角下高难度作业的“大场面”,也有数智化技术、科技感满满的“梦工厂”。据谷巨龙介绍,上饶试验场已建成投用的智能网联测试区,实现了5G网络、高精度地图定位全覆盖,包含高速公路、城市街景、乡村公路、柔性测试区、无人驾驶汽车路考区五个测试区,主流高端智能化感知设备一应俱全,为进行车辆试验和信号感知、数据中心分析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此外,在软件平台方面,项目团队通过数字孪生综合管理平台以1比1的模型,实时反映在数字化界面上,为超速、行人横穿、避障等测试环境保驾护航。
中交(上饶)汽车综合试验场实现5G网络高端智能化感知设备全覆盖。王南山摄
“主要亮点还在于现有的近百种功能测试场景,可满足L3自动驾驶测试需求,并预留了L4、L5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升级空间,一整套先进装备、一系列技术手段、一体化运营体系,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谷巨龙介绍道。
上饶汽车试验场作为江西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位于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集群区,是国内第一家以PPP模式实施的汽车试验场项目。项目总用地6165.15亩,包含耐久城市广场、越野路等在内的16个试验模块,拥有118种功能不一、自成一体的特种道路,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一流的新一代智能化汽车综合性试验场地,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以及传统汽车的测试验证和评价需求,服务于江西省及周边400公里范围内的汽车企业、院校和科研单位,对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深化央地合作、加快区域发展,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打造“赣闽浙皖”四省区域联盟一流汽车试验场,带动江西及周边省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
中新网福州11月30日电 (叶艺琳)“这些措施的可操作性、可落地性是在原先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的,真的让清新福建成为台胞们首选的幸福家园。台胞在闽追梦、筑梦、圆梦完全无后顾之忧,我们可以在这里心无旁骛地把工作做好、事业兴旺、生活出彩。”福州市台协会会长蒋佩琪如是说。
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 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9月发布以来,福建着眼广大台胞需求,立足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研究制定了一批政策措施,并在27日上午召开的福建省贯彻落实《意见》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中进行详细介绍首批15条措施,在闽台胞台商反响热烈。
作为福州市台协会会长,深化闽台经贸合作的几条措施是蒋佩琪关注的重点,她表示,闽台融合发展重大项目“一清单、三优先”管理,“台农贷”线上办理升级,金门、马祖地区的企业以及在福建登记注册的台资企业可申报“福建老字号”,甚至优先推荐参评“中华老字号”,这些举措必定助推台商台企以更大的步伐在两岸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2017年来到福州工作的阳光学院校长顾问、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彦彬,是阳光学院第三位台湾教师。当前,阳光学院的台湾教师队伍已壮大到几十人。此次发布的措施中,“将在闽台湾教师纳入福建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引起了马彦彬的关注。他表示,这个政策精准针对了台湾职业教育师资过剩的问题,但要能有效吸引台湾教师来福建工作,还需要更好的描述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实质好处,因为台湾并没有这个名词、等级或类别,岛内教师对此恐怕比较陌生。
“进一步扩大直接采认台湾地区职业技能资格范围,新增一批职业技能资格采认项目”,这一新举措也引起长期在平潭生活的台胞的共鸣。作为大陆唯一对台综合实验区,平潭2018年率先推出直接采认台湾地区职业技能资格试点举措。对于此次福建还将新增一批职业技能资格采认项目,平潭台协会会长吴政言表示乐见其成,“有了直接采认职业资格,不仅方便了台胞来大陆就业,也为大陆企业‘招贤纳士’提供了参照。”
亲身感受政策利好的在厦创业台青萧子茜,在15条措施发布后的第一时间,就将内容转发给了自己的家人,“家人对我后续的创业之路信心更足了”。同时,她表示,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但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旅程,希望在两岸青年的共同努力下,两岸深入融合发展,共绘美好未来。(完) 【编辑:刘阳禾】